健康養身★一定要看!你注意過自己的走路變化嗎?8種走路步態是健康預警信號!重要!(歡迎分享)

一定要看!你注意過自己的走路變化嗎?8種走路步態是健康預警信號!重要!(歡迎分享)

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走路步態,但你知道嗎,這其中可能蘊藏着一些有關健康的秘密。美國「關懷」網站刊登美國整形外科協會專家的研究,總結了8種走路步態,可為您提供一些健康預警信號。

  線索一:走路速度很慢

  預警:壽命短

 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: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,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。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鍾0.9米,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鍾0.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,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鍾1米的人壽命較長。

  線索二:走路時手臂不搖

  預警:後背下方存在問題

  生理學家認為,走路左腿向前邁時,脊柱會向右旋轉,右臂也會隨之擺動。如果有人在行走時手臂不怎麼搖擺,可能意味着他後背的移動性受到了限制,易引起後背疼痛和受傷。

  專家支招:糾正走姿先從糾正站姿做起

  糾正不良的走路姿勢,先從糾正站姿做起。可以在家裏對着大鏡子自我檢查。人在照鏡子時會不自禁地挺胸擡頭。然後在走路時用意保持端正的姿勢,做到不偏不斜,不前傾。

  走路時的正確姿勢應該是,雙目平視前方,頭微昂,頸正直,胸部自然前上挺,腰部挺直,收小腹,臀部略向後突,步行後蹬着力點側重在蹠趾關節內側。

  線索三:腳掌先拍打地面

  預警:椎間盤突出或中風

  美國足病協會前主席認為,健康人邁步時,首先是腳後跟接觸地面,如果有人走路時是腳掌先拍打地面,多由於其肌肉控制力量較弱,這意味着,可能是中風發作或椎間盤突出,壓迫神經引起了肌肉神經功能受損。

  學學淑女的正確走姿

  頭部:最理想的走路姿勢,頭部應該是垂直的,不要盯着腳下看,而是將視線保持在前方3~6米的位置。可以想象自己像玩偶一樣,有一條繩子連接你的頭發,把你往上提拉。這樣可以讓頸椎合理支撐頭部的重量,舒緩頸部肌肉的壓力,而且頸部線條也能更流暢和優美。

  胸部:一定不要含胸,而是將胸部挺起來,同時收緊小腹和臀部,這樣能讓全身線條收緊,女性的S曲線自然顯現出來。

  手臂:不管是為了取暖,還是為了裝酷,走路時都不要讓手臂一直閑置在衣服插兜中,最好讓手臂輕微彎曲,隨着步伐自然擺動,體現出韻律感。

  肩膀:讓肩膀放鬆,既不要向前聳,也不要向後塌。如果想要檢測一下效果,可以讓朋友從側面看看,這時你的耳朵、肩膀、髖關節、膝蓋應該在一條直線上,讓身姿更加挺拔和自信。

  呼吸:走路時注意呼吸的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呼吸會影響人的體態。當你的呼吸急促或者比較淺時,上半身就會比較緊張,容易導緻駝背和聳肩,所以走路時可以有意地調整呼吸,建議走三步吸氣一次,然後走三步呼氣一次。

  髖部:走路時,不要指望讓腰部承擔所有的重量,而是應該把重心放在髖部,這樣不僅有利於保持挺拔的身姿,也可以減輕腰部的負擔,畢竟天生柔軟的它還是不太適宜幹重活的。

  線索四:步幅小

  預警:膝蓋骨骼退化

  腳後跟接觸地面的一刹那,膝蓋應該保持筆直。如果不是這樣,則意味着可能是膝蓋骨的移動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,這種功能退化可通過按摩推拿來解決。

  線索五:羅圈腿

  預警:骨關節炎

  整形外科專家認為這種步態通常是由於膝關節炎造成的,人群中有高達85%的人或多或少患有這種骨科疾病,通常是由於年齡增長造成骨骼損耗引起的,如果嚴重,可通過支架糾正。

  線索六:內八字

  預警:風濕性關節炎

  這種炎症會造成內八字的步態,有85%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表現出這種特征。它在醫學上被稱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,表現為小腿無法伸直,向外側彎曲。這種步態非常與眾不同,看上去笨拙,雙膝並攏在一起,而踝關節外翻。

  線索七:踮着腳尖走路

  預警:大腦可能有損傷

  雙腳踮着腳尖走路,與肌肉緊張有關,而當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時,也會出現這種情況。要注意的是,剛學走路的小孩多會暫時出現這種步態,不需要擔心,如果一直如此,可帶孩子到兒科就診,進行排查。

  線索八:跳躍着走路

  預警:小腿肌肉繃太緊

  這種步態更常見於女性,足科醫生認為,這是因為她們長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過於緊繃,腳後跟一着地面就會迅速擡起,建議還是少穿高跟鞋為妙。

一定要看!你注意過自己的走路變化嗎?8種走路步態是健康預警信號!重要!(歡迎分享)

歡迎分享~~~~~~~~~~~~~~~~~

其他閱讀:

醫學統計:上班族已成易患癌人群!

專家推薦7種防癌茶!每天上班帶著喝吧!(歡迎分享)

點我看更多>>>>

http://www.life.com.tw/?app=view&no=144635

相關推薦

(健康醫療網/林宜慧報導)雄性禿好發年齡層連年下降,據診所調查,未滿30歲的「少年禿」族竟高達3分之1,其中IC產業、建築業及金融業等菁英份子更佔7成以上;醫師提醒,雄性禿依程度分為7期,年輕的「禿頭菁英」要擺脫「禿英」形象,盡量在第三期,也就是M字禿髮線達耳際以前接受治療,把握治療黃金期!根據衛生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李義輝報導)據統計,國人八成肝癌個案有B或C型肝炎病史,20歲以上成人約有73萬人有C型肝炎,治療相當棘手。長庚醫院與美商默沙東藥廠5月16日簽署合作備忘錄,重點項目就包括C型肝炎治療、疫苗及新藥合作。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翁文能表示,此次與以研發為導向的領導性國際藥廠默沙東進一步攜手,希望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李義輝報導)截至102年4月,國內累計通報愛滋病毒感染人數達2萬4961人,造成3922人死亡。為了降低民眾對於愛滋病患的歧視,台灣預防醫學學會希望工作坊將於本週六(5月18日)傍晚在新北市板橋區MegaCity大遠百舉辦「國際愛滋燭光紀念活動」。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秘書長林郁婷指出,由於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林怡亭報導)氣候開始變熱,女人除了防曬就是要保濕,所以面膜是便宜又好的選擇;但是,皮膚科醫師呼籲,敷面膜也要看膚質,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,曾經有愛美女性就是因為貪小便宜買來路不明的面膜,結果愛美不行反而皮膚過敏敷成大花臉。台灣面膜風靡全球,甚至陸客來台也指定要購買,成為另類台灣特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